吸引全球在自然、社会和管理等领域具有卓越洞见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学者,为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能源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决策提供基于科学和实践的建议与创新方案。
做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民间智库和领导力培养基地。
吸引全球在自然、社会和管理等领域具有卓越洞见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学者,为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能源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决策提供基于科学和实践的建议与创新方案。
做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民间智库和领导力培养基地。
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dskii)项目
起止时间:2007年10月至今
研究方法:野外观察、牧户访谈、实验室分析相结合
研究区域或地点:青海湖周边四县:天峻、刚察、海晏、共和
主要研究内容: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dskii)是中国特有的物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现生的252种有蹄动物中,有18种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等级,普氏原羚就是其中的一种。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普氏原羚种群数量迅速下降,从上世纪60年代的"成千上万"到2003年记录的602只。造成普氏原羚如此濒危的原因,除了历史上毁灭性的滥捕滥猎外,还包括牲畜增加、围栏的大量兴建、草地开垦和沙漠化、狼的捕食等等。但到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某一威胁因素的深入研究。我们的目标是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评价,并试图找出解决的办法。
项目负责人:王大军,张璐
资助方:CI-ECBP Project